在‬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朝‬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后,公元705年,哈里发阿卜杜勒·马立‬克去世,其子瓦利德·本·阿卜杜勒.马利克(瓦利德一世)继任。

瓦利德一世继位时,阿拉伯军已经‬征服了以乌浒河(阿姆河)为界的呼罗珊全境,首府为木鹿(今梅尔夫),位于现土库曼斯坦境内。

当时,阿拉伯人将乌浒河对岸的地区称为“河外”地区,而西方一般把乌浒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区域称河中地区。那时“河外”地区,小国林立,当地王公和突厥游牧政权牢牢掌控着这片地区。

虽然此前的呼罗珊总督不时派遣部队跨过乌浒河进入“河外”地区掠夺战利品‬。不过占领是短暂的,没有驻军‬和‬移民‬,阿拉伯军队一走,突厥各‬小国又各自为政。

瓦利德一世即位伊始‬‬,就着手‬‬‬开疆扩土‬‬,他在位十年(705—715年),是阿拉伯帝国第二次扩张的辉煌十年,他派各路人马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扩大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在帝国的东面‬他‬继续任命父亲的铁腕将领哈查吉.本.尤苏福为伊拉克与东方全境总督。哈查吉也不负重望在东线上兵分两路,分别进军中亚和印度。他任部下屈底波(古太白).本.为呼罗珊总督,开始了对“河外”地区大规模的战争。

屈底波不愧为威震中亚的阿拉伯第一人,在他不到10年的任期内,7次率军渡过乌浒河。当然,对“河外”地区的征服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采取一贯的政策,以缴纳贡赋并接受阿拉伯军事长官的“保护”为条件和谈。

公元705年,屈底波占领了吐火罗‬斯坦及其首府巴尔赫(巴里黑)(位于今阿富汗北部)。

公元706年到公元709年征服了粟特的布哈拉(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其周围地区。

710-712年攻破中亚名城花剌子模和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

713~715年,远征北方,深入药杀河(锡尔河)攻陷拔汗那(今费尔干纳盆地)。

然而‬此时‬屈底波‬的生命‬即将‬画上‬句号。714年夏季哈查知去世,瓦利德一世715年2月23日去世。失去保护伞的屈底波于715年8月被部下杀死,死时正值壮年46岁。

屈底波‬所到之处‬大力推行教,迫使征服‬地的人民放弃原来的袄教、佛教等‬,而‬改信教。他摧毁当地的拜火教神庙和佛教寺院,在其废墟上修建寺,给予改教者免交人头税,给‬来寺做礼拜‬者奖励‬‬金钱‬,这些‬措施‬为‬‬教‬在‬中亚‬‬的‬传播‬起到‬明显‬成效‬。他的‬军事扩张也‬为阿拉伯帝国彻底征服中亚奠定了基础。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