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以难读难译著称、与若泽·萨拉马戈并称“葡语文坛双子星”、多年来作品的汉化过程屡被提及但始终进展缓慢的葡萄牙作家
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萨拉马戈之后当代葡萄牙文坛享有声誉的一名作家,一位从不畏惧书写地狱的黑暗之歌者。
他本是心理医生,曾在葡萄牙殖民地战争末期作为军医在安哥拉服役,两年多的战地经历直接影响了《象的记忆》、《世界尽头的土地上》等早期作品。他的许多小说以家庭纽带、人际关系的错位为切入点,反映葡萄牙社会从独裁时期走入民主时代过程中的阵痛与迷茫。其中充满了晦涩、厚重的心理描写,但同时直面沉重,将写作作为净化的方式,不会避开任何艰深议题和低微描写。
这也是为何安图内斯这样形容自己的写作:“我的工作就是写到石头比水还轻。我做出来的不是小说,我不是在讲故事,我不为让人消遣,不是为了愉悦,也不是为了有趣:我只是想让石头变得比水还轻。”
9 月 22 日(周二)19:00,我们邀请《审查官手记》的译者王渊老师同翻译家汪天艾老师做客单向空间,嘉宾将为我们共同解读这位葡萄牙后现代主义大师对人性阴暗无与伦比的体察,他如何让笔下残酷的现实议题变成流动的诗篇,以及整个大历史相关,如海外殖民、大航海时代等。
在直播活动开始前,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伊萨瓦(Israel Saraiva)先生对安图内斯的解读,他特意用葡萄牙语向我们介绍安图内斯及其两部作品《审查官手记》《世界尽头的土地上》,希望读者“可以通过两部作品来了解这位伟大的葡萄牙作家和那些年关于葡萄牙的风起云涌”。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葡萄牙语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助理教授。译作涵盖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安图内斯、巴西作家亚马多、安哥拉作家阿瓜卢萨等的多部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提名。研究范围包括中葡交流史、葡萄牙语旅行文学、后殖民文学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西班牙语文学学者,《世界文学》编辑。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文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比较文学硕士,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文学博士。译著有《奥克诺斯》、《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流亡前诗全集( 1924 – 1938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印象与风景》、《夜的命名术:皮扎尼克诗合集》、《帝国游戏》等。曾获第五届单向街书店奖年度文学翻译奖。
《审查官手记》以虚构的政治人物弗朗西斯科和他在小镇帕尔梅拉的庄园为中心展开叙事。
“康乃馨革命”结束了持续四十二年的萨拉查独裁统治,曾经手握大权的部长弗朗西斯科先生,因为中风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躺在里斯本的病房里,回溯了自己的一生,以及那些出现在他生命里的挚爱。儿子若昂、女管家蒂蒂娜、与厨娘偷情所生的女儿保拉、情妇米拉等十九位人物轮番登场,无法自理的弗朗西斯科沉浸在旧日荣光那巨大而空洞的阴影中,直至弥留之际依然相信自己可以一呼百应。通过对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葡萄牙贵族家庭一地废墟的记载,安图内斯在本书中揭露了权力的异化与人性的怪诞。
揭开那些发烧的梦魇,《世界尽头的土地上》讲述的是一位葡萄牙军医受战争记忆所苦的故事。年轻的叙事者被毫无预警地投入非洲安哥拉的战场,被迫进行一场疯狂的幽灵之战。异邦战场上高度的孤独与隔绝、硝烟中的恐怖与血腥令他始终无法忘怀。在充满赤色沙尘的世界尽头度过炼狱般的二十七个月后,他重回里斯本,却发现祖国与友人都已变得如此陌生。只能一夜一夜在酒吧对着无名的女人求欢,诉说痛苦而残酷的战争经历和无法排遣的心理创伤。
在这部极具自传性质的代表作中,安图内斯以诗一般的写作向读者再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深刻地反思了贯穿整个葡萄牙历史对于海外殖民的英雄主义叙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